“90后”小伙智救落水老人
“90后”小伙智救落水老人 ——记“2015年丰南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称号获得者毕帮伟 2016年3月24日,在我区召开的政法工作会议上,黑沿子镇涧河三村渔民毕帮伟被授予了“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称号。日前,记者来到涧河三村,走访了毕帮伟及其周边村民,了解到他的见义勇为事迹。 初见毕帮伟,若不是旁人介绍,很难将这个年纪轻轻、憨厚羞涩的“90后”大男孩与“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这几个字对上号。 面对记者的突然来访,毕帮伟显得有些局促,显然他还没有习惯“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这个称号。“当时没有想那么多,就只是想到我要救她。其实我只是恰巧遇见了这些事情,换做是谁都会这么做。”这是毕帮伟谈及自己英勇救人事迹时重复最多的一句话。 黑夜里 河中传来呼救声 2015年9月13日,秋高气爽,天气日渐转凉。毕帮伟像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开车去山东收货。车子行驶到新夏林水产冷冻厂北侧水闸时,毕帮伟隐约听到一女子微弱的呼救声,他随即把车倒退回去,仔细一听,是河里传来的呼救声。 毕帮伟下车快速跑到岸边,但因为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30分左右,岸边没有路灯,河里黑漆漆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。他连忙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向下照,发现河里有一个老人拼命在水中挣扎,声音已经快要嘶哑说不出话来了。 溺水者名叫张丽华,当天晚上下班途径这里,因天黑不慎连自行车带人一起掉进了排水闸里,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自救,但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依然不能脱困。期间,有几辆车经过,但都因为车速太快,没有停下。在水里精疲力竭的张丽华,因为体力透支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。而当有人拿手电照向水里并开口询问时,她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。 危急时抛绳智救溺水者 危急时刻,毕帮伟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。这条河足有三米深,并且直上直下没有坡度,毕帮伟心想,如果自己冒昧地跳下去很难将老人救上岸。正在不知所措之时,他突然想到车上有备用的绳子,就赶紧跑回车上去取。 拿到绳子后,毕帮伟以最快的速度朝落水老人跑去,一边安抚老人情绪,一边让老人抓住绳子,但因老人已在河中挣扎半个小时左右,体力已经到了极限,手上完全没有了力气,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。毕帮伟并没有放弃,他让老人把绳子拴在自己的两只腿上,并叮嘱老人将头部保护好,不要受伤。准备完毕之后,毕帮伟用尽全身力气拉绳子,这一次,老人随着绳子的拉力缓缓地升了起来…… 把老人救上岸后,见老人的鞋子已经不见,考虑到初秋的夜晚天气转凉,毕帮伟立马脱下了自己的鞋子,给老人穿上。确认老人身体无恙后,毕帮伟询问了老人家人的电话,并与他们取得了联系。因为还要赶着去山东收货,毕帮伟把老人安顿到了旁边的一家工厂里,也没有留下姓名就匆匆地离开了。 平日间心地善良乐助人 几天后,毕帮伟从山东回到了家,他并没有和家人主动说起这段救人的故事。直到被救老人张丽华的孩子们登门感谢,家里人才知道了这件事。 毕帮伟智救落水老人的事情在村子里迅速传开,小小的村子顿时涌起阵阵暖流。在村民们眼中,毕帮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,邻居李冬梅说:“帮伟这孩子从小就热心肠,老实又憨厚,谁家有点事,不论大小,她总会过来搭把手。村子里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,留下很多老人独自在家,于是谁家的家电坏了,手机出了毛病啊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帮伟,他也总是耐心地帮忙。” 邻居李学珍和记者说:“就在前两周,有乡亲喝多了在村头打架受伤,正好帮伟洗完澡路过那里,二话不说找来了村里的出租车,把受伤的乡亲送去了医院,他才回了家。” 谈及荣誉,毕帮伟诚恳地说:“直到颁奖前我都不知道自己荣获先进分子这件事,没有这些荣誉我还是会做那些事,下次遇见了也还是会做,不是为了荣誉,是为了安心。” 春天里爱的种子在播撒 被救后的张丽华及其家人一直对毕帮伟心存感激,总是想着应该做点什么。考虑到自己落水的地方,因为桥边没有护栏,天黑后看不清路,几年来已经有好几个人从那里落入水中。张丽华拨通了12345市长热线,反映了这一情况。几天后,几个宽大而结实的路墩出现在了桥上。 在采访中,毕帮伟向记者谈起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。虽已记不清具体年龄,但当时的情形却一直历历在目。那年夏天,小帮伟的妈妈骑着三轮车,驮着姐姐和帮伟,走在西排干的河沿上,去找爸爸。一不小心,三个人都掉下了河里,那次也是一个经过的好心人把自己和妈妈、姐姐救了起来。从此以后,一颗助人为乐的种子就种在了小帮伟的心间,家里人也多次告诉他,遇到需要帮助的人,一定要不遗余力去帮忙。 采访结束时已是正午时分,从毕帮伟家门口路过,春天的阳光洒满小小的院子,记者看见院子里毕帮伟正牵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玩耍,村子里的人们告诉记者这是毕帮伟的三周岁大的孩子。相信毕帮伟身上的这种纯朴善良、正直勇敢的精神,会像一粒种子一样,在这个春天,在这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身上生根、发芽……( 记者 董雅娜) |
关键词:丰南区,见义勇为先进分子,政法会 |